[WE RUN TPE] 半馬訓練計畫第10週~第12週
目標:心態、飲食、運動三管齊下
第十週 | 第十一週 | 第十二週 | |
星期一 | 陰瑜珈 | 陰瑜珈 | 龍舟比賽(啦啦隊) |
星期二 | 登山機20分、重訓35分 | 瑜珈提斯、飛輪 | - |
星期三 | 皮拉提斯、PUMP | PUMP | 預計:PUMP |
星期四 | - | - | - |
星期五 | COMBAT | 飛輪 | 預計:瑜珈 |
星期六 | ATA PT、跑15分、PUMP | 龍舟比賽 | 預計: ATA PT |
星期日 | - | 龍舟比賽 | NIKE女生路跑21K |
第九周的周末路跑賽後,我的跟腱狀況有點不好,嚇得我在第十周整整一個星期都不敢跑步,所以本來應該是最高的訓練量的第十周,就這樣被我輕輕放過了。有點擔心自己的心肺狀態如果不調整好的話,如何面對最終的驗收日來到呢?!所以我決定第十一周開始,雖然還是要以低跑量來恢復狀態,心肺訓練也不能落下,採用飛輪課程來取代慢跑,同時瑜珈課的比例也要跟著提升,保持身體的輕鬆與柔軟。
不過,與其緊張兮兮的做最後的衝刺,其實賽前最後階段更需要的是保持實力、儲備體能以應付「WE RUN TPE:2014 NIKE WOMEN’S HALF MARATHON」的到來,接下來我分享一下自己賽前調整的狀況提供大家做參考,就先不說訓練的事情了,大家可以放輕鬆一點面對比賽,不要忘記,參加路跑比賽開心最重要! (ゝ∀・)b
心態調整
老實說,不是第一次的半馬,面對21K早就已經沒有初次挑戰的忐忑,但是卻是第一次在這麼炎熱的氣候下挑戰半馬,其實更讓我緊張。
我超級害怕在炎熱的環境下運動,去年的NIKE女生路跑只有10K的時候,那時的我明明已經有跑完全程的實力,卻被艷陽打敗,在回程最後幾K真的覺得身體要著火了!只能選擇停下腳步,狼狽的半跑半走完賽,這個陰影一直在我心中縈繞不去。(炎熱真是跑速的超級大殺手。)
今年六月份的半馬是比去年的10K更加嚴峻的考驗,一倍以上的距離、賽程後半是毫無遮蔽的河濱,還沒出賽人就膽怯一半。保持平靜的心情去面對比賽,反而是越接近比賽越要面對的課題。
與其說想要跑多快?能不能破PB?不如想著要怎麼樣在炎熱的天氣下穩定的奔跑還比較實際。
21K完賽的體力我知道我有,但是在六月天的奔跑,艷陽天反而是最大的考驗。想要克服燥熱,水分是非常重要的!我會自備隨身小水壺,這樣跑步的時候可保持定期補充水分,才不會等到進水站的時候因為太渴而瘋狂牛飲,每一站的水站一定要停下補水,最好找到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,經過海綿站也不能忘記要讓身體降溫,真的不行也不勉強自己,視當天狀況降低運動強度也沒有關係。
就這樣吧!我要享受比賽本身勝過追求速度。
調整飲食
接著,很重要的一點是調整飲食。
賽前的最後一週跑量降低,但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卻要增高。肝糖超補法太專業的我也不懂,但是我會選擇比較和緩的方式來做,賽前3~4天開始漸進式的吃平常更多的碳水化合物,搭配少量的蛋白質,希望可以預先為身體儲存比賽的能量,能夠用著更好的狀態去面對比賽。
賽前一天晚餐不要吃得太多或太油膩,才可以讓比賽當天保持身體輕鬆的狀態出現。
比賽當天我一定會提早起床,大概會在起跑前的兩個半鐘頭前起床,慢慢悠閒的吃一頓早餐,以好消化的高碳水化合物為主搭配一點脂肪,最常吃的是花生醬吐司(這很方便,就算是去外地比賽時也可以在7-11購入)或是乳酪果醬貝果,同時我一定會來杯咖啡,提神的同時我會覺得能夠讓我當天跑步更有勁!(這次真的喔!研究指出咖啡因的確能幫助運動表現。)
然後,我會在自己隨身的小水壺中裝滿運動飲料,這樣我可以確保自己從起跑到第一或第二個水站間,能補充到充足的電解質。比賽完則會多攝取蛋白質(例如吃牛排或者乳清)。
賽前運動
同時配合賽前減量,比賽前4~5天開始完全不做肌力以及重量訓練,讓肌肉可以徹底的休息,恢復到最佳狀態。
除了短程練跑以外,交叉訓練則改以和緩瑜珈為主,適當的筋骨放鬆對於跑步當天會很有幫助,但也不要過於逼迫自己,以免在練習時不慎拉傷反而得不償失。(這可不是開玩笑的,我真的有朋友跑馬前一天做伸展的時候結果拉傷屁屁,比賽時一直唉唉叫屁股好痛。)
最後的賽前調整由這三方面入手,身心都做好了準備之後,就是靜靜等待6/8「WE RUN TPE:2014 NIKE WOMEN’S HALF MARATHON」正式開跑。
啊,對了!比賽前一天也不能忘記要早早上床睡覺、擁有充足睡眠,比賽當天奔跑起來才會更帶勁。
經過十二週的鍛鍊,我知道自己已經比十二週前的我更堅強、更充滿自信。
所有的努力只待今朝,「WE RUN TPE:2014 NIKE WOMEN’S HALF MARATHON」我來啦!!!
【LULU的碎碎念】
文章看完後如果願意順手給我一個讚或分享,我會很開心的喔!
也歡迎加入我最近開的粉絲團,不漏接本人持續碎念運動相關分享文章。